華東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前身是1979年10月的馬列主義教研室。1988年9月在馬列主義教研室基礎上,并入了德育教研室、大學語文教研室,成立了社會科學部。2000年5月社會科學部撤銷,更名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。2011年4月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,與人文社科學院合署辦公。2013年11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分設。
2007年以來主持承擔廳級以上科研、教改項目200多項,其中國家課題8項,教育部項目13項,省級項目100多項;獲得廳級以上科研、教學獎勵50多項,其中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2項、三等獎15項;主編、參編正式出版的著作教材20多部;每年在中文核心、重點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20篇左右。
學院教學設施齊備,擁有模擬法庭、計算機房、圖書資料室、電子閱覽室、訂有各類期刊、報紙300余種,圖書1萬余冊,為教學科研創造了良好條件。
學院現開設法學、漢語言文學、公共事業管理三個本科專業,具有法學一級學科和中國古代文學兩個二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,政治經濟學成功置換為MPA。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培訓(江西)基地、江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女性研究中心、江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知識產權研究所、江西省研究生聯合培訓基地法治江西與法律人才智庫培養基地。學院設有交通政策與法制研究中心、國學研究與推廣中心、高等教育改革與法制研究中心。
在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,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將以“四個全面”發展要求為指導,繼續深化改革、求實創新,堅持人才立院,質量強院、特色興院的辦院方針;以本科專業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為主,積極發展碩士研究生教育;以培養實踐能力強、創新務實的人才為目標,以教學為中心,以學科建設為龍頭,全面提高辦學質量;立足江西,面向全國,服務社會,力爭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、結構合理、管理科學的江西一流的教學研究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而努力。
有問必答